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景区专题片 千年古镇长虹卧影奇大福古石拱桥解说词脚本

千年古镇长虹卧影奇大福古石拱桥解说词脚本

文案配音员:JN010
景区专题片 621 分享

《大福石拱桥》解说词


千年古镇长虹卧影奇大福古石拱桥解说词脚本

梅山古镇大福地标---大福石拱桥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大福!


现在,我站在沂溪河畔原义渡口,向您解说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古石桥《大福石拱桥》。


请看:


“彩云托日水西流,荆楚风烟一望秋;浅见游鱼清到底,一桥一里胜扬州。”多美的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


大福石拱桥,又名大福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是清代邑庠生黄嘉菊等十八位首事,以沂溪义渡不便倡建。先后阅七载工,用金五万有奇而竣。她全长95米、宽7.5米、高9米,两端设石级,南侧43级以升,北侧32级以降,桥面铺石板,护栏为石墙,全为青石条结构,气势雄伟,构造独特,履如坦道。1978年安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百多年来,该桥先后经历了大清六个皇帝和民国、解放两个时代,遭受特大洪水冲击不计其数,累损累修16次,每次除梭子礅损毁外,大桥主体仍保持原来本色。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福铸就的一座丰碑,她派生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有我们享用不完的话题。


千年古镇长虹卧影奇大福古石拱桥解说词脚本

梅山古镇---大福元宵节之夜盛景


请看:


我面前流淌的这条溪叫沂溪。沂溪,是安化县境内48条溪流中的第二大支流,她发源于东山的桂岩山,流经新桥、木孔、大福、长塘,至桃江的泗里河,由马迹塘注入资水,全长140多里。


过去,大福这个地方是荒蛮之地。据《宋史·梅山峒蛮 》记载,属梅王左甲首领扶汉阳(977年)统领,旧不与中国通。古为北道,五里设一亭,素有孔道之称。因山高水长,水流湍急,没有公路与桥梁,交通十分不便。而且,每年在夏秋之间有涨黄泥水的习惯,故历史上称为“泥溪”。而大福坪在建桥前叫“大琥坪”,是安化县的第二大盆地。据《崇善寺记》,大福是“安化县归化中三乡”的中心聚散地,有上60华里下60华里之说。古为邵阳、新化、益阳、宁乡商贾往来的要塞。宋熙宁五年(1072)置安化县归服朝廷,盖取“归安德化”。


大福桥修建后,把南北两岸连接贯通,从此大福坪便繁荣起来,商贾云集,许多邵阳、新化人选择这块风水宝地安居乐业,故大福坪历史上有“小南京”之称。


据老一辈人讲:作为大福人,假若在外地他乡遇故知,如果你能讲出大福桥有多少石级,有多长,那么你就是准同乡。倘若你还能侃“神仙下凡、鞭动石块”、“曹阿公为首事治眼疾”等故事,那亲切的话语就更加倍感亲切了。


大福桥素有“长虹卧影”之美誉,是大福镇城区十景之一。她宛如长虹,一袭青装,整齐划一,不知为多少牛郎织女牵线联姻。那么,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当时,她到底依靠什么力量和办法而造就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宏伟建筑呢?


据老一辈传:十八位首事为修桥曾立下“三年吃斋,一日不得歇肩;有无事故,日日必集”的誓言,先后从邵阳、新化等外地请来石匠58位,动员黄氏宗祠派下山主黄学含无私奉献石山,六名首事分赴邵阳、新化、宁乡、益阳等6县募捐,十二名首事分管设计、财务、协调、修造等事务,堪称“井井有条,布置得当”。


除此外,十八首事修桥的壮举,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下凡帮助:1813年仲春,大桥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工地上一派繁忙的景象。但是,在这时候大伙儿都有一种异常的感觉:采石的觉得比以前轻松多了,运石的觉得没有以前那么费劲了,砌石的觉得没有以前那么艰难了,随放随稳,得心应手。随着这种特殊的感觉,主持修大桥的局主田大琳(尹新村人)、孟四映(石桥村人)等还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开餐时入席吃饭的人总是比参加劳动的人少一个,餐餐如此,天天如此,怎么也找不出这个只做工不吃饭的人来。有一天,二十多个强壮汉子拖着一块几千斤重的方石,一步一停喊着号子向前推动,“齐着力呀,嗨道!”“加把油啊,嗨道!”......突然,大家感觉轻松了,竟能大步大步向前跨。有人回头一望:隐隐约约看到一位白胡子老者,手里拿着一柄白色的拂尘在伴着号子挥动。但定神一看,又什么都没有。这类怪事在采石场和砌工场、木料场也接连出现。于是,大家认定那位只做工不吃饭的人,就是这位“隐身老人”。这样,工地上一传十、十传百,奇闻就这样一下传开了。这天收工后,人们在工地上议论,石匠头首苏舜山(邵阳人)说:“这定是神仙下凡,在帮助我们修桥啊!”一位年轻人不信,“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另一位木工首事刘正魁(苍溪村人)说:“信者有,不信者无。”正在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的时候,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人群中,白发红颜,宽衣宽袖,神态潇洒。年轻人连忙指着那位老者对大家说:“就是他!”老人微笑着望着大家,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倏”地一声从口中吐出一张字条。年轻人赶忙捡起来一看,只见一张标有几个轮轴的图上有话:


说是无仙似有仙,天边难觅在眼前;

仙人本是凡人化,行善虔诚感动天。


年轻人念完,大伙忙跪倒在地,向着白发长者打躬作揖,可是白发长者飘然无踪了。首事刘正魁是木匠主修人,挽拱设计样样精通,当年轻人念完立即从其手中抢过图纸,-看:“啊”,顿时豁然开朗,按照仙人指点,照瓢画葫芦,做了几部滚动轮轴平板拖车投入工地拖石头使用,不仅减轻了工匠们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由于有“仙人”帮助,大福桥修建的主体工程很快封龙口,但一些配套工程需抓紧建设而资金告竭。一天深夜,月光皎洁,首事黄嘉菊夫人一觉醒来,见丈夫不在床上,十分惊诧,忙披衣下床来到堂前,只见丈夫手拿水烟壶在陷入沉思。夫人关切地问:“先生,今晚你有什么心事呢?”黄老先生摇着头说:“夫人,我想起修桥的事就是困不得!正是千篙撑船一篙上岸,眼看冇得钱哒呢!”夫人说:“再捐嘛!”“唉!翁妈子呢!你还不晓得呢,为修桥我们募捐已走遍了邻近六、七个县,再往哪里去哦!”沉思一会,夫人同情心切,计上心来:“先生,去睡吧!我有办法!”


第二天一早,黄夫人召集十八首事的夫人开会,号召大家动员广大妇女再次捐赠。于是,大家取得共识,争相取下佩戴在身的金银首饰,拿着私房积蓄带头捐献。他们还克服“小脚女人”的困难,走村串寨,动员妇女捐款,后筹足千金,终助丈夫把大桥完工。


千年古镇长虹卧影奇大福古石拱桥解说词脚本
大福人民的母亲河---沂溪河


大家看:我身后的这些大青石护堤,尚存的“剪刀桥”,就是200多年前妇女们用“剪刀钱”修建的,现成为当地美谈。


大家再看:大福桥的梭子礅看起来是多么秀美端庄,巍然挺立,前面不是说累损累修吗,怎么会值得一提呢?在这里还有一则美丽的故事。


原来,大福桥的基脚护挡梭子礅是方形的,山洪冲刷受力面大,多次被洪水冲垮。那又有什么人能攻下这一道难关呢?


1951年春,人们沐浴着新中国带来的新气息,满怀激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因战乱梭子礅被洪水毁后多年未修复,人们议举推选年近古稀的李松良先生(和平村人)为带头人。李老先生为了找出梭子礅易被洪水冲垮的原因,他四处奔波,走访名师巧匠,听取建议和意见。一天,由于劳碌奔波劳累不适,鼻涕不止,他不禁用手去擦。顿时灵感激发,把梭子礅设计成“鼻形状”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出现。他立即组织木匠做了一个模型,一个“上边窄扁,下边宽凸,周围圆滑”成一体的新护挡的方案被确定下来。于是,他不顾年老体弱步行九十华里去县城请来了一班能干巧匠抓紧施工,改革旧礅为鼻形状,终于成功实现了时代的跨越。


大家看:现在的梭子礅已经历了风风雨雨,惊涛骇浪60多年,至今仍完好无损。李松良老先生虽已作古多年,但他那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的老黄牛精神至今在大福仍传为佳话。


大福桥不仅是一座便民桥,也是一座地名桥。1815年春,大福桥建成的消息传到县城,县令周文重亲临县场,见桥雄伟,各项事务有条不紊,遂提匾额:“功牟宝筏”,并捐金一百,为桥写记。


是年仲秋,梅山古国修了一座大石拱桥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嘉庆皇帝闻之亦喜,遂派大员前往考察。皇赐进士、道光皇帝与陶澍的老师黄崇光(1809年进士,今大桥人)受诣到大福,见大桥独特,乃中南几省唯一的全青石大桥,赞叹有余,捐金二十两。首事们见京城都来了父母官,遂提请写桥序一事,黄崇光欣然命笔:“桥工即竣,颜之曰,大福。”


黄崇光老先生的意思是说:桥建成后,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为此上书:“大福”二字。从此,大福地名便叫响开来。


1834年,罗绕典(1829)中进士荣归故里,见桥虽为全青石结构,但题“大福硚”“硚”字用字有误,遂重题“大福桥”。为什么要重题“大福桥”呢?原来,罗绕典乃十八首事黄嘉菊的学生,罗荣归故里,老师自然高兴,为桥写几个字顺理成章。但罗绕典不写“硚”,而用木字旁“桥”又有什么寓意呢?对此,人们进行深入探究,愚窃认为原因有三:


一、自古无木不成桥。大福石拱桥虽为全青石条结构,石匠们功不可没,但挽拱成形乃木工们辛勤设计和建设而成,故从心胸豁达层面用“桥”字更妥。


二、镇桥之宝皆用木。那“宝”是指些什么呢?黄崇光在桥序碑中写道:桥的东面建造庙宇和佛像作为镇桥之用,一切布置都很完整。桥的东面所建庙宇就是现在的南岳殿和崇善寺(1813),都是用修大福桥剩下的木料而修建的(详见《崇善寺记》)。


三、写桥不用“硚”,朽木不可雕。做人心胸要开阔,要学会全面看待事物,善待人和事。当然佛像也是用坚实的木料雕刻而成。


千年古镇长虹卧影奇大福古石拱桥解说词脚本
非物质遗产---梅山古镇大福中秋“烧宝塔”之夜


说到做人心胸要宽阔,这里还有一则故事:


大福桥修建后,在“大福宫”门楣上有一幅对联乃首事黄嘉菊题:


课厥工只凭七载辛劳,不假神来搬石;

问斯水竟成一行坦道,始信愚可移山。


据前辈讲,此联原稿是:


课厥工只凭七载辛劳,不假秦皇搬石;

问斯水竟成一行坦道,毋须吴猛划江。


原来,吴家碑人怕影响他们的风水宝地虎形山,不同意在渡口处冻青树塘建桥。为此,曾打过大架。罗绕典修桥时已十岁有余,且祖父罗瑶宗也是大桥主修之-,对此缘由当然心知肚明,大桥既已胜利建成,为了地方的团结和睦,不致引起吴家碑人的刺激,罗绕典奉劝恩师采纳众议,将对联作了完善,且“石、江”修改为“石、山”更为贴切,对偶相符。十八首事义举建桥,感动上帝派神仙下凡,乃愚可移山,实为有典有故。


千年古镇长虹卧影奇大福古石拱桥解说词脚本

最后,大家请看:


我们面前矗立的这块大石碑,高达三米有余,是大福桥的主修碑。该碑主要石刻了十八首事带头捐款的丰功伟绩,她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四旧”险些锤烂,后被埋在地下35年,2010年大福桥第16次维修时,被人们提及才重见天日,还原历史。


大家往上看:这块碑记载“大清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孟月谷旦立”,据查修桥始末时期为“勒石于十八年春,告竣于二十年冬”,即此碑雕刻于1813年,立碑于1815年10月的一个好日子。


大福桥作为大福镇的地名标志,已家喻户晓。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惠民资金1000多万对连接大福石拱桥的防洪大堤进行加固,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秀美风光带。


一座古石桥,承载着多少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记啊!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