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景区专题片 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砥柱中流•坚韧卓绝展厅】解说词文案

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资料陈列馆【砥柱中流•坚韧卓绝展厅】解说词文案

文案配音员:语慷
景区专题片 696 分享


解说词

【砥柱中流•坚韧卓绝展厅】

【入口】

在加紧苏南“清乡”的同时,1943年4月初,日伪将目光对准苏中地区,进行大规模“清乡”。而日伪军出动兵力最多,使用手段最残酷、最血腥,斗争最激烈的正是在苏中四分区。为坚守住抗日民主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华中局、苏中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新四军一师主力的支持下,苏中四分区军民坚持原地斗争,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连续击破日伪“军事清乡”“政治清乡”“延期清乡”“高度清乡”,全面挫败“清乡”阴谋,为反“清乡”和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1943年4月—12月的苏中反“清乡”斗争要图,展现当时斗争错综复杂的形势。

【火烧竹篱笆】

“清乡”前后,敌抓紧构筑竹篱笆。从1943年2月开始,日伪从天生港向北,经白蒲至丁堰再东经马塘、掘港、南坎至黄海边,构筑了绵延200余公里的竹篱笆,并封锁沿江沿海港口对“清乡”区构成了一个封锁圈。

这条害人的竹篱笆,不仅使新四军的活动受到了限制,物资输送受到阻碍,也给苏中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成为了人民群众的死亡线。四分区民谣唱道:“竹篱笆,硬分家,南边田,北边家,良田荒芜没法种,种好的粮食吃不到它”。

日伪的暴行,点燃了四分区军民的怒火。为了粉碎日寇阴谋,打击日伪嚣张气焰,在1943年5月初,四分区地委在《为迎接敌汪“扫荡”“清乡”给各县的工作指示》中明确指出:“已开始编篱笆处应迅速动员党政军民迅速开展反封锁斗争。”军民积极响应地委号召,袭击日伪军,烧毁封锁器材。

各位面前长达七米的巨型幻影成像系统,以虚拟影像与静态背景的有机融合,真实的再现了四分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展开破击战,摧毁竹篱笆封锁线的壮举;着重表现7月1日夜,三分区的如西(现如皋)县、四分区的如皋(现如东)县、四万多群众和民兵,在主力部队掩护下,在四分区司令员陶勇和四地委书记姬鹏飞指挥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在200多里长的封锁线上进行大破击,取得名扬苏中的“火烧竹篱笆”辉煌胜利。影片中,冲天大火绵延数百里,如蜿蜒盘旋的火龙,壮观的场面好似“火烧七百里连营”,又仿佛赤壁之战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日伪军惨淡经营三个多月的竹篱笆封锁线,一夜之间被烧为灰烬。

这是当时《解放日报》、《苏中报》对“火烧竹篱笆”的报道,以及邵宇等画家描绘出的“火烧竹篱笆”壮举中一个个定格画面。

【锄奸行动】

在血雨腥风的残酷环境中,一些民族败类,甘心附逆,为虎作伥,他们潜入根据地大肆破坏。对此,苏中四分区及时颁布了《紧急治罪条例》,四分区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锄奸行动,让日伪特务陷入“人人喊打”的天罗地网之中。这里我们采用二维动画的方式,再现了当年四分区民兵、群众所采取的盯梢、诱捕、“扎粽子”、“包馄饨”、“背娘舅”、“老鹰捉鸡”、“赶鸡入窝”等一系列机智勇敢的锄奸办法。您可以点击触屏,具体了解。

群众性锄奸行动中,短枪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深入据点,镇压日伪重要“清乡”人员,使日伪“清乡”人员闻风丧胆,大大鼓舞了群众斗志。其中海启“东南行动大队”队长杨勇伟,更是一位传奇英雄,他每除掉一名汉奸,就留下一张署名“一枝梅”的传单,日寇断定这“一枝梅”是个飞檐走壁的侠客,到处贴告示,悬赏捉拿。老百姓叫他“抗日一枝梅”,叶飞称其为“神出鬼没,使敌丧胆的短枪队长”。

【经略南黄海】

1941年3月,陶勇、刘先胜在东进通如海启后认识到,要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要以大海为依托,使大海成为新四军的战略后方,形成能进能退、进退自如的战略支撑点。为此,他们在把掘港独立团改为海防团的基础上,发动盐民渔民,收编改造海匪加入海防团。加强统战工作,收编了孙二富部,联络改编了陆洲舫部,歼灭了作恶多端的王明中部,从而建立了以何家灶为基地的海上抗日根据地,形成了稳固的海上后方。1942年11月,粟裕在何家灶宣布正在成立苏中军区海防团,由陶勇兼任海防团团长,吴福海任副团长,一师供给部部长罗湘涛兼任政委。苏中军区海防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武装力量。

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海防团不畏艰难困苦,英勇善战,出色完成保卫苏中根据地近海海域的艰巨任务,而且为人民海军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海上战斗作战经验的宝贵人才。

这是当年海防团使用的木帆船——“咸菜瓢儿船”的等比例复原。利用船帆作为投影面,以影片再现当年海防团建立、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海上运输、海上护航、海上战斗的斗争历程。

【反保甲反维持】

1943年6月,继“军事清乡”后,日伪又开始所谓“政治清乡”,强制推行保甲制度,企图摧毁抗日政权,实现对广大农村的伪化统治,继而征收苛捐杂税,掠夺人力物力,实现其“以战养战”的图谋。

这一处缩微场景,真实还原了面对日伪咄咄逼人的“政治清乡”攻势,四分区一处普通村庄中,基层党组织动员身份已经公开的党员、干部以及青壮年临时转移;设置秘密监视哨;以麻雀战、狙击战、伏击战袭扰日伪;控制“两面派”乡、保长,慢编、乱编、假编门户牌和户口;张贴“保甲册是阎王簿”、“册上录了名,将来跑不成”等标语,动员群众火烧门户牌。一系列措施,有力挫败日伪“政治清乡”图谋。

为支援“清乡”区内军民反“编查保甲”斗争,四分区以县警卫团为核心,以区队、游击队为主体,开展群众性游击战,机动灵活地打击日伪军和保甲编查人员。眼前的残垣断壁重现群众游击战战场。您可以拿起断墙上的枪支,瞄准投影中正在仓皇逃窜的敌人,将其击毙,看看在一分钟内,取得的战果如何。

在反“清乡”斗争中,四分区大力加强基层政权和党支部建设,使之成为领导群众斗争的坚强核心,其中,启西区正诗乡被誉为“铁皮乡”,党支部带领全乡人民,坚持公开武装斗争。党员带头参加民兵,把农抗会、妇抗会、儿童团都充分发动起来“锄”汉奸,捉“黄狗”、破公路、割电线、拆桥梁,先后除掉汉奸、特务24名。乡党支部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党员由十多人发展到六十多人,成为海启地区反“清乡”斗争的“最坚强的战斗堡垒”。

展柜中复原的是当年群众游击战中,抗日军民使用过的地雷、钩连枪枪头和小插子等武器的复制品。

【“汤团”特殊战斗】

反“清乡”准备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苏中区党委决定汤景延带部队打入伪军,相机配合反“清乡”斗争。党内确定了单线领导制度。汤团打入伪军前,是通海地区的地方部队通海自卫团,全团共有中共党员38人。汤团打入伪军时,共6个连,630余人。

汤景延团接受“外勤警卫团”的番号,整体打入伪军,利用与日伪联防的条件,获得军事情报,并利用多种机会,将军火物资秘密运送给苏中四分区主力部队。汤景延还利用李士群、姜颂平与张北生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工作,有效保护自己。

1943年9月29日夜间,在主力部队接应下,汤团从200里战线上破腹而出,凯旋归来,谱写了八年抗战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光辉篇章。

共和国大将粟裕生前回忆新四军抗战史时,曾多次提到“汤团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汤景延、顾复生、沈仲彝同志接受党的任务后,领导全团在极其复杂、艰险的环境中,英勇机智,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战斗。他们控制沿江港口,确保我苏中与江南的交通联系;购买、运输军需物资;掩护我党政军干部过往;搜集日伪重要情报;秘密处决日伪特务。他们对配合反‘清乡’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今,反“清乡”斗争己过去70余年,但参加“汤团”行动的干部、战士在完成党交给的这一特殊而又光荣的战斗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战斗作风,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制定贯彻新策略】

第一期“清乡”破产后,日伪改变策略,开始“延期清乡”,“高度清乡”。由于四地委对日伪军事与特务密切结合的新手法未能及时正确应对,导致斗争环境恶化,反“清乡”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在苏中区党委领导下,四分区迅速调整斗争策略,在坚持原地斗争、公开武装斗争的原则下,整顿遭受破坏的党、政、群组织,胜利开展反抽训壮丁、反自首、反伪捐等斗争,扭转不利局面,达到保存力量、休整自己、准备反击的目的。

残酷斗争中,涌现出一批光荣先烈。

如皋掘马南区区长、共产党员白桐本,斗争机智勇敢,日伪视他为眼中钉,曾赏40万元伪币捉拿。群众说:“就是金子堆成山,也休想从我们这里找到他。”有一次童家甸日伪军接到奸细密报,称白桐本住在周家店陆姓人家。敌人连夜将陆家包围,两个日军用枪对准陆老太追问白桐本,陆老太从房里拿出一只黄铜盆说:“我家只有黄铜盆,没有白铜盆。”敌人以为她“愚蠢”,在屋里搜索一阵,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其实,白桐本刚离开陆家去执行任务。

1944年3月15日曹埠伪军根据奸细密报,包围了白桐本住地鲍家墩,在突围中,白桐本头部、臀部中弹,昏倒后不幸被捕,任凭敌人软硬兼施,他视死如归,拒绝医治,3月24日牺牲于南通城伪“江北中央病院”。噩耗传来,如东万民恸哭,群众纷纷用传统的方式祭祀自己的亲人。延安《解放日报》、《苏中报》用醒目标题《人民领袖白桐本》报道他的英勇事迹。为纪念他,掘马南区改名为桐本区。

这是先烈在战斗、工作、生活中留下的部分遗物。

【互助救济运动】

日伪的残酷“清乡”,严重破坏了四分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四分区田园荒芜、粮食欠收。1944年春,四分区出现前所未有的饥荒,群众生产生活严重困难,不少人流离失所,衣食无着,陷于难以生存的困境。

面对困境,四地委广泛开展互助救济运动,成立救济委员会领导互助救济工作;开展“贫富相帮、齐心抗日”、“协力生产、坚持斗争”。帮助群众战胜了饥荒,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更加坚定,对党和民主政府也更加信赖。如皋(现如东)农抗会副会长和陈家乡乡长顾尊三积极组织开展互助救济,在马塘沙家庄一带向饥民发放救济粮款,途中遭遇日伪军,在掩埋公款和枪支后与敌人搏斗中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逼供,顾尊三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这里,7米长的纱幕幻像系统,通过纱幕背后的静态背景与前方动态画面的实施交融,形成虚实结合的立体画面,直观、生动的再现了四分区开展互济运动的火热场景,展现出党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情深。

【经济战的针锋相对】

反日伪“清乡”,不仅仅在军事、政治领域,经济、文化战线上的斗争也是极为激烈和复杂的。

196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脍炙人口的影片——《51号兵站》,其实讲述的就是四分区地下交通线的故事,而片中机智勇敢的小老大的人物原型就是这几位:冷德厚、赵树华、徐家善、王申甫。这是采用从上海运回的无缝钢管制造的73毫米迫击炮的仿制品。

此外,四分区大力推广抗币——江淮币的流通,限制和打击伪币在根据地市场的流通,有效的阻击了日伪对我根据地物资、财富的掠夺,保护了根据地的经济,为反“清乡”胜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根据地军民普遍感到“抗币是自己的货币”,哪里有抗币流通,哪里就人心稳定,哪里就有抗日激情。

这是以季恺个人签名盖章的“抗币”——“季恺本票”,它是苏中地区印钞厂印制发行的惟一最大面额的钱币,也是当时最具影响力、最受欢迎的大额抗币,在当时,商人持有者一致认为:“季恺本票”只会升值,不会贬值。

本馆还收录了《苏中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新四军经济制度》、《新四军财经人员十项守则》等文件,展现在紧张的反“清乡”斗争中,苏中区对内部作风问题的整肃。

【反“思想清乡”】

地面中央放置的是一套双面成像系统,循环播放四分区的著名文化工作者及当时创作的文艺作品的图照。

在反“清乡”斗争中,敌我双方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短兵相接的交锋,面对日伪的奴化教育、侵略理论,四分区组织文化界人士、青年知识分子,围绕反“清乡”主题,创作了一大批大众化、民族化,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同时创办报刊、加强文教,在思想上坚定了人民的反“清乡”立场,鼓舞了人们的斗志。现在诸位看到的就是当时的部分文艺作品。

【隐蔽战线的斗争】

与日伪面对面的正面交锋的同时,在不为人知的隐蔽战线上,“乙种组织”的战士们正在抛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与生命。

他们打入“苏北清乡地区主任公署”、“启东清乡特区公署”等日伪清乡核心部门,向根据地传送重要情报、保护同志、消灭内奸,同时开展反战工作,策动伪军部队起义,大大的加快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步伐。

墙面上这组照片就是当时“乙种组织”成员中的杰出代表的图照。下方则是四分区“乙种组织”架构,而这样严密的组织,正是“乙种组织”能够在敌我友顽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得以生存发展的秘诀。

以下人物重点选择介绍马世和、周至堃、松野觉三人

乙种组织典型人物

⒈马世和,江苏南通市人,1935年考入江苏省立南通中学。1938年4月投笔从戎。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在郭村参加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挺进纵队,后任靖江县委妇女部长、卢港区委书记。掘港区委书记。1941年1月,任如皋县委组织部长,在丰利一带创造联系工作环节发现和选定建党对象的经验,在其他各县推广,产生了广泛影响。她曾专门写了一篇工作总结,在《东南晨报》上刊发。

1941年11月,受苏中四地委派遣进入敌占区南通城,担任南通城地下党特派员,负责开辟地下党的工作。进城后,化名马淑华,打入日本人开办的江北中央病院,任护士班国文教师。1942年底,住在小海镇朋友家,以小海镇小学代课教师的身扮作掩护,在把朋友的家作为党的交通站后不久,返回南通城。1943年4月,根据四地委的紧急通知,通过家庭社会关系打入伪特工总部江苏实验区苏北分区总站。不久,被调到城区特工组。1943年底,调至四甲坝特工组从事内勤工作,并多次向根据地提供重要情报,曾将一份日伪派遣潜伏在通东地区的8个特务的名单,抄报四地委机关,为根据地消除了隐患。1943年春夏间,她通过地下党员发动全城小学教师取得了增薪罢课斗争的胜利。1944年初,全城中学生在地下党领导下,捣毁鸦片烟馆,在政治和经济上给日伪沉重打击。苏中四分区司令员陶勇表扬她“起了拿枪的军人所不能起到的重大作用”。

在领导秘密组织工作期间,她发展了一批党员,领导唐闸女工支部落实党的秘密工作方针,推动敌占区秘密斗争围绕四地委政策、策略的需要实施展开。

1944年7月,因病住进基督医院(现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敌人对其身份有所觉察,阴谋“放长线,钓大鱼”,妄图将中共地下组织一网打尽的危急时刻,她于7月30日的傍晚,由护士掩护,在地下党、游击队的接应下,撤回抗日根据地。后参加一地委城工部和九地委组织部的工作。1946年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转入上海治病。1947年6月7日,病逝于上海中山医院。

2.王野翔,原名王祥贤。浙江富阳县人。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先后在杭州、萧山、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因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而失去联系。1938年初,在汉口被八路军办事处派往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6月,由周恩来派往浙西,任安吉县委书记、于潜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等职。1940年底到苏中地区,随后任苏中四分区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党组书记、副教育长。1941年暑假任苏中四分区文教研究会党组书记,后任海启县委组织部长、海门中心县委书记兼海启人民抗日自卫队政委。1943年1月,任四地委敌工委员会副书记,强化海启县委敌军工作部、县委社会部和县公安局、情报局的工作配合。同年3月至7月,任地委敌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1943年7月至1945年8月,任如皋县委书记兼县警卫团政委,在反“清乡”斗争的外线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反“封锁”斗争,支援南通、海启“内线”地区的反“清乡”斗争。1945年10月至1946年8月,任华中一地委委员、民运部部长。1946年8月至1948年1月,任华中九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47年1月至8月兼任如东县委书记、县警卫团政委,提出“生死不离如东”的口号,领导如东县的如中地区(含景安、栟丰、城东三个区)的反“清剿”斗争,其斗争影响被誉为九分区“坚持敌后斗争的一面旗帜”。1948年1月至1949年4月,任九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城市工作部部长,领导地委秘密战线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了党的秘密工作层面,通过城市党的秘密组织,收集敌占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情报,在斗争中整顿和发展党的秘密工作机构,加强了与上海、江南等地党组织在秘密工作方面的配合。1949年5月后,历任南通地委书记,苏北区党委秘书长,南京市委副书记,江苏省工业部副部长,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3.任天石原名李启生。江苏常熟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后返乡行医。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医从戎,筹建地方武装,历任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司令。1940年9月任中共常熟县委书记,苏南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常熟县长。1941年7月,在苏常太地区从事反“清乡”斗争,后撤至苏中抗日根据地,先后任苏中四地委江南工委书记、通海工委书记、通海行署副主任、苏中区党委巡视员、通海行署主任。曾在南通城以开磨坊为掩护,从事秘密工作,与“汤团”行动形成配合,参与了苏南、苏中的反“清乡”斗争。1944年11月后,历任中共苏南第六地委委员,苏南第六行政区专员,苏常太中心县委书记,华中第十地委常委兼社会部长。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任华中一地委城工部部长。1946年12月渡江到达上海,翌年1月30日深夜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密捕。先后押解到无锡、南京,1948年冬在南京就义。

4.邢白,江苏省如皋人。194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南通中心县委党训班学员,县委组织部干事,苏中四地委组织部干事。1941年秋一度在南通城从事秘密工作。1942年被派往如西县的如皋城,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调任东台县李堡区委副书记、紫石县西场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台县委委员、西瞳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东台县公安局长、海安县长等职。1954年被认定参加了“高饶反党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通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处长,省人事局副局长,海安县委书记,南通市委副书记,南通市委第二书记,无锡市委副书记,南通市委书记,1983年3月任江苏省委纪检委书记。1988年1日,当选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六次、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5.向明,字景山,原名巨同璞,又名巨任吾、巨荆山,化名王仲和。山东临朐县北博崖村人。

1924年高小毕业后,考取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但因报到逾期而失学。1925年春节后,只身去青岛谋生。1929年春,在青岛市枣园小学任教。193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2月,任沧口区委宣传委员。5月,组织富士纱厂工人罢工。8月,被山东省委任命为济南市委书记。1933年2月27日,他与山东省委书记任作民、共青团山东省委代理书记孙善师及省委举办的共产党员训练班学员等29人,被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逮捕。在狱中,积极参加省委书记任作民领导的两次绝食斗争。1937年9月被释放后出狱后,经组织审查,恢复组织关系。1937年11月,他被派到同蒲正太铁路工委任山西省委代表。1938年4月,调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历任豫鄂边区党委委员、党委书记,豫苏区新四军游击队二总队政委,豫皖苏区委民运部长、副书记。1941年3月任苏中四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等职,领导了苏中四地委、苏中第四军分区秘密组织的组建和秘密工作的开辟。1943年初任淮海区党委组织部长,同年6月后,历任盐阜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新四军三师八旅政委、鲁中区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47年1月,兼华东野战军八纵队政委。1948年2月,调任胶东区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相继领导并参与了接管青岛的准备工作和进驻青岛后的恢复工作。1949年3月,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织部长,第一副书记,第二书记、代理书记兼山东省政府副主席,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省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5月,调河北省委农村工作部。1963年山东省委予以甄别平反,调河北省委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冲击,1969年12月18日去世。

1981年4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无产阶级忠诚战士、原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向明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追悼会对其一生的革命活动,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为其平反昭雪,推倒过去强加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恢复党籍。

6. 朱姚,女,安徽桐城县人。1921年,随夫朱康甫迁居南通,人称朱姚氏或朱家妈妈。1927年,受女儿朱文英的影响,与朱康甫一起为革命活动提供掩护,认刘瑞龙、李超时等为亲属,支持朱文英去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其住处寺街19号,成为中共南通城区委、南通县委、通海特委的秘密机关和红军游击队、红十四军重要人员出入南通城的主要联络点。1930年,朱文英牺牲,朱姚强忍悲痛,继续为党组织工作。1931年,与朱康甫携子女迁上海,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期间,先后为邓中夏、宋庆龄、杨之华等做过掩护,曾担负掩护机关活动的任务,对外称上海中央局宣传部长朱镜我和假扮其妻的罗小红为儿子、儿媳,并承担了照应刘少奇、彭湃等领导人子女的任务。曾被党组织派到南通县二甲镇陆丕文家建立秘密机关,以四地委秘密工作部长谢克(后改名谢克东)母亲的名义,掩护谢克夫妇,直到1944年下半年完成任务后撤回根据地。1945年,在苏皖边区政府协助创办保育院,因工作需要刻一枚私章,取婆家、娘家姓合称“朱姚”。1946年至1948年先后随保育院两次渡过黄河,人称“一双小脚走天下”。后随刘瑞龙到了上海。“文革”期间,刘瑞龙受到迫害,住入幼女家,对污蔑朱文英、刘瑞龙的倒行逆施予以坚决抵制。1974年1月24日,病逝于上海。

7.汤景延,江苏如皋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在国民党“清党”中因“言论过激”、接近共产党人而被清洗。不久,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中央特科秘密工作。顾顺章叛变后,避居南通、如皋,失去组织关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海门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1940年6月历任保安四旅某团参谋长、通海人民抗日自卫团团长。194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春,受命率领通海自卫团(习称“汤团”)打入伪军。同年9月下旬,按照苏中区党委命令,率部举行暴动,胜利回归,予“清乡”的日伪以狠狠一击。同年12月,调任“联抗”副司令。解放战争开始后,任华中军区海防纵队司令员、苏浙边区游击纵队党委书记兼政委、副司令员、参谋长。1948年2月,在青浦被捕。同年5月14日在上海江湾就义。

8. 朱溪东,江苏吴县人。1938年5月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1年起,任崇启海县委书记、南通县委副书记、如皋县委副书记、通如工委书记、海门县委书记、如东县委书记、华中九专署副专员,多次在斗争形势紧要关头赴任,参与党的秘密组织的创建。1949年5月任南通地委副书记。1951年1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苏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1952年1月至10月,任中共苏北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52年10月起,历任江苏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省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9. 陈伟达原名王经纬。江苏响水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暨南大学支部书记。1938年8月后,历任中共江北特委委员,参与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41年3月,任地委常委、地委社会部长兼四专署保安处长,创建分区情报网,主抓政治保卫机关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久,派遣马世和进入日伪占领的南通城,通过党的秘密组织,及时收集日伪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为根据地制定有关方针政策,部署政治、军事斗争提供依据。1943年春,根据粟裕指示,组建四分区政治保卫队,并亲任队长,深入天生港等敌占区,开展敌据点游击战,清除汉奸,推动南通、海门、启东、如皋四县成立“短枪队”。同时,参与“汤团”行动的具体策划和部署,在特殊条件下发挥了“汤团”的特殊作用,派遣未暴露新四军和党员身份的汤景延率部打入敌巢穴,查清敌人的“清乡”部署,分化敌伪,为根据地开辟一条输送人员、物资的通道,在适当时机打回根据地,粉碎敌伪第一期“清乡”,发挥重要作用。

1944年春,任四地委副书记(后一度主持地委工作),1944年11月以后,历任淞沪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华东野战军师政委,宁波地委书记,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副书记,天津市委第一书记兼警备区第一政委,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