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纪录片解说词 文化纪录片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文案配音员:语慷
文化纪录片 744 分享


第四集《拐点》


“千乘小国”主动出兵,在与大国的对决中获得全胜,进入战国以来还从未发生过。

马上的司马赒无疑是中山大胜的头号功臣。作为中山国的相邦和率军出征的最高统帅,他带领中山国的将士们大获全胜,为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带回了无数兵器和宝物,还给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带来更大的惊喜:此役,将燕国南部“方数百里,列城数十”的大片土地,划入了中山国的版图,使中山国土达到了五百里之广。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率群臣在国都城外迎接司马赒


中山【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自然兴奋异常。他特意率领文武大臣,在灵寿城外迎接。

军队班师凯旋前,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他要用一种方式,把这一胜利变成中山家族的永久荣耀……

公元前314年,中山国的工匠们接到了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从这座王宫里发出的一道指令:

为他们的国家铸造一尊不同以往的青铜大鼎。

鼎,在中原各国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它更成为了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在称王之后也曾铸造过鼎,不过那些鼎的器型较小,缺少装饰,更没有铭文。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此番再次下令,让工匠们铸造大鼎,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中山伐燕获胜,不仅提振了中山人的士气,也让中山国的地位在中原诸国一向鄙视的眼神,开始发生变化。不仅周天子将派特使登门道贺,称雄一方的各个大国也先后送来国书,也将派来使者专程祝贺。

在王厝眼里,这是一个可资利用、对外宣扬中山国实力的绝好时机。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与司马赒到青铜作坊视察


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对铸鼎之事如此看重,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理由。因为,这尊新的铜鼎铸好之后,中山国就拥有了形制不同又互成系列的九件升鼎。只有九鼎,才能让“王”的称号名副其实,才能真正与中山国时下的国势相匹配。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  李伯谦:九鼎八簋是周天子的礼制,最高配制。一般地讲在诸侯才是七鼎六簋。但是文献上还记载,诸侯经常僭越。我不是周天子的等级,但是我想跟他一样的等级,所以他也铸造九鼎八簋,这是有的。


史官正在奉命撰写一篇记述伐燕胜利的长文。战功卓著的相邦司马赒,被王厝任命为铸鼎这一国家工程的总监造。

铸造大鼎的原料,来自从燕国缴获的兵器和重要器物,都是精心挑选的上好青铜。将敌国的战利品融化掉,铸成国之重器,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的用意不言而喻。

这个俨然与列强七雄并坐平视的“千乘小国”,正在通过一件青铜器物的铸造,开启它崭新的一页。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重达60多公斤的铁足大鼎


在中山王墓出土的249件青铜器中,这尊重达60多公斤的铁足大鼎,是目前中山国遗址发掘中16只青铜鼎体量最大的一只,也是战国出土文物中铭文最多的铜器。

它最重要的价值,就是镌刻在器物外表这些斑驳而娟秀的中山篆书。在这篇长达77行,共469个篆字的铭文中,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用了相当篇幅排列出不为中原正史所载的中山王家族的完整谱系,并以口述的形式描绘出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对中山家族历代先王披荆斩棘的开创之功和崇尚仁义的美德,进行了追怀与歌颂。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理事 米勤练:一个是讲述了燕王子哙不顾大义,受人迷惑,君臣易主,这么一件事。让后人要吸取他的教训。第二呢,就是它歌颂了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他恪职尽忠,辅佐少君,以及带领三军征伐燕国这个功绩。第三个内容呢,敬告后人,要戒骄戒躁,要唯德服民,告诉后人仇人在旁,要奋桴振铎,不要被邻国所吞并,确保子子孙孙长治久安。


2000多年后,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当年的良苦用心得到回报。考古学家们正是通过这篇铭文,勾勒还原出这个从草原部落发展起来的国家几度兴衰、顽强生长的传奇历史。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李山:他知道他是谁,白狄。能跟华夏这些老牌国家一起去做这个事情,从道义上从身份的确认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成就,所以说那篇长篇铭文它表现了很自豪的一种东西,也是对自我身份取得的进展一种自信和自豪。所以说那篇文章实际上如果从文学史的角度讲,它是有独特的含义,就是一个民族在华化过程当中,他们是怎么不断评价自己,自己感受自己的。这个文献很难得。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大胜后的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踌躇满志


伐燕大胜,对崛起的中山国而言,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甚至认为,这一胜利的影响远大于十年前的“五国相王”,因为即便没有“五国相王”,中山国也完全具备了与“万乘之国”平起平坐的资格。与齐国联手伐燕获胜,就是最好的证明。

沉浸在喜悦中的中山人,都像他们的国君一样,脸上挂满了自信。他们不会想到,中山国将来还会在一场长达八年的持久战里,饱尝失败的苦果,再次沦为“亡国之民”。

其实,从中山出兵燕国那一刻起,结盟不到十年、原本基础脆弱的“五国相王”联盟,在没有秦、齐、楚等大国的干涉介入下,就已经宣告结束了。获胜的中山国在宣示军事强势的同时,正在付出相应的代价,周边一度相对平稳的外交环境开始失去平衡,变得不再安宁。

公元前312年,燕国子民终于盼来了希望,他们在绝望中迎来了他们的第39任君主:燕昭王,从而结束了由“子之之乱”引发的长达两年的动荡与战乱。

23岁的燕昭王是燕王哙之子,秘密回国前曾经在韩国做人质,是燕国也是战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

燕昭王回国时,身边并没有一个燕国士兵,秘密护送他的是赵武灵王派来的赵国军队。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英姿勃发的赵武灵王


和燕昭王一样,赵武灵王也是一位改写战国历史的政治家。他派赵国军队护送燕昭王回到燕国的时候,已经执掌赵国国君之位十四年。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只有14岁的赵武灵王在这里接过了王位。

赵国与魏国已持续多年的战争还在继续,父王传给这位少年君主的的江山,已是一幅国力衰微、岌岌可危的破败图景。

除了正在交战的魏国,赵国的西面有虎视眈眈的秦国,东面有强劲宿敌齐国,西北有粗犷强悍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而正北方向则是以武力著称于世的中山国。

要想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只能避强就弱,年轻的赵武灵王决定放弃父王过去向东、向西、向南发展的战略,把目光投向了北面的中山。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河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 李文龙:他慢慢的也认识到,在中原和这些中原国家争夺,它不会获得很好的利益。大概到赵敬侯晚期,一直到赵肃侯时期开始,赵国就开始把它的注意力放到了向北开拓上。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中山与赵地理位置图


地处燕南赵北的中山虽为小国,却占据着可“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的关键位置。它与赵国三面相连、犹如嵌入赵国腹心的“国中之国”。特别是隔断了从赵国都城邯郸到赵国辖域代地的南北通道,把赵国与代地一分为二。

父王赵肃侯虽然一再击败齐、魏、燕等强国,但却在解决中山的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最让赵武灵王不能接受的是,中山还依靠齐国强大的支持,多次进犯赵国。尤其是当年齐、魏共同伐赵时,中山军队趁机引槐水围鄗,致使“鄗几于不守”,使赵国蒙受了巨大耻辱。在赵武灵王看来,中山是赵国如鲠在喉的腹心大患。


河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 李文龙:他作为一个君王的情感上,他也是不能够接受的。因为在他前几代祖上的跟中山国战争当中,有很多次是被中山击败的,包括中山曾经掘河放水淹没鄗城,包括它在中人、在房子两次大败仗。当它要向北拓展的时候,中山横在了它的前面,这是它必须要拔掉的钉子。


赵武灵王是最希望看到燕国恢复并强大起来的国君。他把燕昭王护送回燕,扶上王位之举可谓深谋远虑,一举两得:既在各国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与燕国结为盟友;又让撕毁“五国相王”盟约的中山国在风头正健时,背负了背信弃义的恶名而不容于列国。

尽管齐和中山是燕赵两国共同的敌人,但有着血海深仇的齐国无疑更让燕昭王咬牙切齿;赵武灵王的心头之恨,则是中山。

然而,此时的赵武灵王更像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他的默然隐忍,没多少人在意。相反,赵国北面的“千乘小国”中山国,似乎更让各国诸侯兴趣不减。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铁足大鼎落成典礼


铁足大鼎落成典礼如期举行,各国宾客齐聚中山都城。周天子也特派使节前来传旨封赏。仪式的隆重与庄严,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司马赒向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介绍青铜器铸造


为此做了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相邦司马赒知道,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向世人展示的当然不仅仅是这尊铜鼎,他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雄心和这个国家的强势,告白于天下。

于是,在铸造大鼎的同时,司马赒还调集了中山国所有的能工巧匠,制作了一批体现中山人凶猛强悍、不失威武的青铜器物。

由于动物在祭祀中被认为有着沟通天地的神奇力量,所以动物造型直接运用于青铜器制造已很普遍。但是,这尊出自中山国工匠们之手的双翼神兽,首尾形若狮子,却又长着一双翅膀,将飞禽走兽集于一身,其凶悍神秘的外观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这个国度的与众不同。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神秘凶悍的双翼神兽


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 刘卫华:它的身体也做得非常地壮硕,而且爪子也非常地锋利。最奇特的就是它还有一双翅膀,而且两个翅膀直指长空,有那种跃跃欲飞的动感。


北京大学教授 李伯谦:中山国这个双翼神兽,是反映了什么东西?我觉得可能是受西亚的影响有一些关系,比如说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这一带的(影响)。


双翼神兽所呈现出的超然凡间的神秘威力和狞厉之美,或许正是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的内心所想。因为他的王权与地位,他的国家和臣民,都需要这样的肯定和幻想。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错金银虎噬鹿青铜屏座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极为喜爱的另一件作品,是这件错金银虎噬鹿青铜屏座,以致死后还将它带进了自己的陵墓。

这是老虎捕食的一个瞬间:一只矫健威武的老虎,身躯犹如一张绷紧的弓,S形的线条表达一触即发的强烈动感。柔弱的小鹿挣扎着,发出凄婉的哀鸣,弱肉强食的场景被表现得栩栩如生。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日本京都大学考古学教授 冈村秀典:这个虎噬鹿在中原就非常罕见了,这是游牧民族的特征。而且表现得非常活灵活现,制作得非常生动,这也是以前中原各国所没有的工艺上的特征。


一位旅日作家看到“虎噬鹿”后,鉴今思古,对隐藏在其精美造型下的深刻寓意这样分析道:“彪悍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使中原大乱,这已成为历史常识。建立中山国的白狄部族却恰恰相反,他们被中原诸国所包围,最终被赵国所灭。中山国不是作品中的老虎,而是虎口中的鹿。能否说被强国包围的中山国的人们所持有的危机感,成为了这件作品的主题。”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排练中山歌舞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 金暄:中山国这个舞蹈,它最有特点的是小腿以下,它要有一些前后左右的移动。对,然后向前,然后向后,对。上肢的特点就是翘袖折腰,这是它的一个特点,袖子是翘起来,要是折过去的。所以我们用手绢来代替。对,来代替。然后,拍呀落呀。这是直线条的,然后圆的。身体的圆的。对,这样线条的,它就是为了表现柔美。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正在点亮十五连盏铜灯


日落星稀,华灯初上。宫殿内十五连盏灯、银首人俑灯,灯火通明。

十五连盏铜灯是底座由等距环立的三只双身虎背支撑,底座上有三条透空蜷曲成S形的的夔龙。两个铜人,立于夔龙之上,左手捧着食物,右手向上。十五连盏铜灯,宛如一棵树,枝繁叶茂。小鸟鸣叫,群猴嬉戏攀爬,生机盎然。灯火点亮,摇曳的火苗犹如飘动的树叶,绿茵之下是悠闲的人佣。

鸣叫的小鸟,欢跳的群猴。人,飞禽,走兽,和谐相处,这也许就是中山王厝心目中的理想国度。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银首人俑灯(局部)


在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墓中,考古队还发现了一盏银首人俑灯,男佣双手各握一条螭龙连接三个灯盘。

人佣为中山国倡优形象,青铜的躯体上安装的是银制头颅。他身着右衽长袍,衣袖宽广舒展,目光炯炯有神,微微上翘的嘴角,显露出由衷的欢喜和自信。

银首人佣灯的独特之处,是在于他那双熠熠闪亮的眼睛。经有关专家测定,两只眼睛竟然是两颗黑色宝石。

战国两汉时期的连枝形铜灯比较常见,但在一盏灯上装饰那么多的人物和动物,塑造得如此的妙趣横生,却是寥寥无几。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优美的中山歌舞


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之所以对灯如此地钟爱,也许在这些火树银花上,寄予着中山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愿望。伐燕大捷无论对踌躇满志的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而言,还是对步入繁盛的中山国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个不曾被看好、立国不足200年的国家,开始受到从未有过的关注。

《吕氏春秋·先知》中,这样描写“中山之俗”:“以昼为夜,夜以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中山国的男子“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女子则鼓鸣瑟,跕屣”。

2000多年后,中山歌舞“它那深沉悲壮的歌声,它那婉约清丽的琴声,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仍让喜爱中山国艺术的人们心驰神往,念念不忘。

东晋干宝在《搜神记》中更是记载了一个一醉三年的故事:一个叫狄希的中山国人,制出了一种叫千日醉的佳酿,喝了之后能睡上一千天。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粱勇:他的一个好朋友玄石是一个嗜酒之徒。结果有一天到狄希那里去了,说你这酒千日醉,那我得喝一点。狄希说我这酒尚未造好,那玄石说不行,我要喝。于是他就喝了。喝了以后,喝得是酩酊大醉。回去以后他的夫人以为玄石已经死了,就把他下葬了。过了一千天以后,狄希来呼唤说玄石醒来。他老婆说我已经把他埋了。狄希说没死,他只是醉了,要醉一千天。所以这个故事虽然是很夸张,但是它说明中山国的造酒的工艺,已经在诸侯当中很先进了,就是能够造比较浓的酒。


宋代诗人王中则因此留下诗句:“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魏都赋》中赞叹说:“醇酎中山,沉湎千日。”   中山人与酒为伴的生活在文人笔下被想象夸张,但是,其酿酒工艺的高超却是事实。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墓中出土的的数公斤美酒


后来,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墓发掘时,果真发现了深藏地下的数公斤美酒,其散发的浓郁醇香让世界为之惊叹。因为,这千年陈酿要比被欧洲人奉为世界上“最老的陈酒”早了750多年。

在中山国所有量酒的器物中,这件用于祭祀时的铜方壶是体量最大的一件。也是司马赒为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监造的另一件青铜重器。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夔龙纹铜方壶


与司马赒负责监造的铁足大鼎一样,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命人在方壶的四壁上錾刻了448字的长篇铭文,再次赞颂了相邦司马赒“亲率三军之众”,讨伐燕国、开辟疆土的忠心和功绩。尤其是对这位功高盖世的老臣,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以“吾老赒”相称,册封他为仲父,并把赐予他“死罪三世无不赦”特权明确写进了铭文之中,这让司马赒感激涕零,倍感荣耀。

那么,为什么相同内容的铭文要出现两次?台湾学者黄尝铭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山篆的研究,他认为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这么做是有他的苦衷。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台湾印社副社长 黄尝铭: 仔细来细读这个铭文的时候,这个大鼎它的口气是以当时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的口气来叙说这个事情。而这个方壶,它是等于是司马赒宰相他的口气在述说。当然,他也做了对中山国历代君王功德的述颂,也谈到了伐燕的功绩,他认为要绝对臣服于这种君臣的关系之下,就是君臣易位的事情不能在我们中山国发生。所以我觉得,这两件东西好像就是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和司马赒之间的一个协议书。


尽管如此,两次内容相同的铭文,也让风光无限的司马赒感到了深深不安。因为,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在每次夸赞他赫赫战功的同时,总是把燕国子之之乱的“臣主易位”放到一起。口口声声把“吾老赒”挂在嘴边的王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此时内心已经有了戒备之心,尽管有这份“协议书”,他还是怕了,他怕燕国“臣主易位”的悲剧在他身边上演。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司马赒察觉到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对他起了疑心


伐燕归来,足智多谋的司马赒已经察觉到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对他态度的明显变化。因为,作为三军统帅和一国相邦,突然被指派专门为国王打造器物的监造,这件事本身就很蹊跷。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如何消除王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对自己的戒心,司马赒寝食难安,坐卧不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司马赒在为王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铸造青铜重器的同时,还煞费苦心设计了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以表达自己的耿耿忠心。

铜方案,龙凤在上,气宇轩昂,小鹿则安卧在龙爪之下,默默承受着整个方案的重量。司马赒希望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看到的,是他良苦用心的表白:无论自己为这个国家夺得多少土地,挣回多少脸面,都是应尽应份。自己就是龙爪之下的那只温顺的小鹿。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司马赒希望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了解他的良苦用心


至于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意识没意识到司马赒的这种良苦告白,没有人知道,但能够确定的是,此时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的治国大略已经改变。他的视野逐渐缩小,由原来的四处征战,转到王座的安危和自身的享乐。一个把眼光从国家转移到王位上的国王,其后果可想而知。

而司马赒非常清楚,伐燕的胜利和二年前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成功称王,既是中山国前所未有的荣耀,也给中山埋下了祸根,使中山失去齐国这个大国的庇护,与燕国结下了死仇。

但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仇人在旁、居安思危的告诫,已经淹没在美物、美酒、美女的享乐之中。


公元前308年冬天,在萧瑟的北风中,36岁的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作为中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君主,毫无疑问,【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王病重垂危的消息,给这座巍峨的皇宫带来了巨大震动。

有关【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王临终前的细节,史书几乎空白。人们只能想象这位在位20年,把繁荣鼎盛的中山带进大国之列的国君,临终前一定还有许多未尽遗愿。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的葬礼隆重而浩大


葬礼隆重而浩大,整座灵寿城沉浸在悲恸之中。

处在极度悲伤中的人们,看着眼前少不更事的王子【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和日渐衰老的相邦司马賙,脸上会布满怎样的担忧。

此时,恐怕谁也没有答案:在这个年轻人手中,他的父王造就的强盛中山还能维持多久?他将会把他的子民带向何方?

凝重无望的场面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这不是为一个国君而是为一个国家在送葬。随后的历史将会证明:中山国【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王去世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山国由盛而亡的一个重要转折,也影响到战国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

                        

2200多年后,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的大墓被考古工作者挖开。巨大的墓室、长长的墓道、中字型的结构让大家倍感震惊。

但是,墓室早已被毁、被盗,并有大火焚烧的痕迹。失望的考古队员在墓室的乱石下面,发现了一块扭曲变形的铜版。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 雷金铭:拿过来以后,就发现铜板对一个角,就是断裂的一个小角有几个字。感觉挺神秘的,后来就通过我们小锤凿,铳子铳,把上边的泥灰、石灰层,还有炭灰慢慢地一层一层地给它去掉以后,就隐隐约约感觉有点东西似的,再一个就是有的时候出来金属光,金光闪闪的东西。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铜版兆域图


这件金银镶错的铜板,被考古界认为是研究中山国历史的重要史料。铜板长近1米,宽近半米,厚达1厘米,最初从墓葬椁室中找到时,因大火焚烧和巨石压砸而扭曲变形。

随着对它的清理和复原,人们发现这是一张被称作“兆域图”的工程设计图,它比罗马帝国时期出现的地图要早600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地图。

这些用金﹑银精心錾刻镶错出的几何线条,使用了1:500的比例,清晰地标注出三座大墓﹑两座小墓的方向、间距和高程。而这一设计正是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替自己未来规划的陵寝。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先秦史学会原理事长 李学勤:价值应该是非常大了,因为它告诉了我们整个墓地的情况。墓地的结构,甚至于他设计的尺寸,所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一个建筑图,最早的建筑图了。


中山陵墓,是【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王生前就已经动工建造数年的一个浩大工程。

永远头枕陵山,脚踏滹沱河,安睡在灵寿城旁,是【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王生前就有的愿望。其实,他更希望通过这样一座宏伟庞大的王陵建设,长久守护住家族的荣耀与权力。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遗憾的是,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为自己设计的陵墓,即使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也没有完成,就犹如他心中为中山国设计的宏伟蓝图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成为泡影。


公元前307年春正月,正当中山人因为一代明君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去世而陷入巨大的悲痛时,400里外的邯郸城里却是春意融融。

从过年这天起,35岁的赵武灵王便把群臣召集到王宫。他将要和他们讨论一件决定赵国未来命运的大事。

赵武灵王向大臣们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将进行一次一史无前例的改革,用“胡服骑射”全新的方式,训练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队,正式启动对中山国的战争,“以报中山之怨”。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决心实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


在古城邯郸,“胡服骑射”的典故一直流传到今天。有关“胡服骑射”的文化景观遍布在这座城市的各个地方。

从这些同一主题的艺术创作中,人们可以看到,随着赵武灵王“着胡服”“习骑射”改革政令的颁布,赵国人将中原地区宽袖长袍的穿着,改为了穿皮靴,束皮带,用带鈎的紧身短装;曾经手持兵刃与笨重战车配合作战的步兵,则开始适应“马背上的生活”,像少数民族士兵那样骑马射箭。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胡服骑射”雕塑


赵武灵王一生征战,“胡服骑射”的变革主张,来自于他常年统兵作战的观察与经验。他不顾重臣反对,决心改变中原传统,以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通过加强武备、富民强兵,将赵国重新带回到与秦、齐并列的强国道路上来。对他而言,胡服只是手段,骑射才是目的。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孟繁峰:国家练兵就是说我们要把过去穿的长袍,穿的很笨重的衣服在打仗,变成胡服,变成短装,骑上马再打仗。那哪个利索呀?哪个好啊?哪个战斗力高呀?那显然是胡服骑射战斗力高了。他弄这个胡服骑射是干嘛呢?主要是国家的敌人,他心头之肉啊,心头之恨,心头感到的威胁、腻歪,就是中山,就是为了对付中山。


“胡服骑射”是春秋战国结束前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它揭开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步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当赵国军队完成了这一转变时,他认为属于自己的时代来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当自己的夙愿完成时,会在八年之后。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

 

新一代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祈祷父王和上苍保佑中山国的安宁


新一代中山王【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在父王去世后,常常会惴惴不安地来到这里。

秉性柔弱、举止儒雅的【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内心充满了对父王的景仰。在他看来,父亲开疆拓土的旷世之功,既是中山家族的荣耀,也是这个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支撑。因此,对父亲生前的谆谆告诫【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不敢有丝毫懈怠。继任王位后,更是处处恪守遗训且行事谨慎小心。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还专门策马前往北部边陲,在当年父王出兵伐燕而攻占的土地上狩猎,并将捕到的猎物祭祀于父王陵前。

【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祈祷上苍,让先王的影响能够流传久远,永泽后世,保佑这个国家的安宁。

然而,【中山文化】图文解说词脚本 第四集:拐点的一厢情愿无法阻止灾难的脚步。一场猝不及防的危机已经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